admin 发表于 2022-7-19 16:45:08

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

靶向制剂概述
1、物理化学靶向制剂不包括( )E
A、磁导向制剂
B、热敏感制剂
C、pH敏感制剂
D、栓塞制剂
E、缓控释制剂         
2、主动靶向制剂通常粒径应不大于( )C
A、1μm
B、2μm
C、3μm
D、5μm
E、8μm         
3、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 )要素E
A、定位浓集、长效性
B、零级释药、长效、载体无毒
C、被网状内皮系统识别
D、被巨噬细胞吞噬
E、定位浓集、控制释药以及无毒可生物降解         
4、靶向制剂的载体微粒给药系统不包括( )A
A、大分子连接物
B、脂质体
C、聚合物纳米粒
D、聚合物胶束
E、树状大分子         
5、被动靶向制剂与主动靶向制剂最大的区别在于( )A
A、表面未修饰特异性配体、抗体等
B、所用的载体材料不同
C、所修饰的靶向部位不同
D、所装载的药物浓度不同
E、包封位置不同靶向制剂的基本原理
1、pH敏感型结肠定位给药系统常用的载体材料有( )A
A、丙烯酸树脂
B、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
C、EDC
D、聚乙二醇
E、卵磷脂        
2、微粒系统在体内的分布首先由其粒径大小决定的,50~100 nm粒径的微粒( )A
A、进入肝实质细胞
B、由肝、脾吞噬细胞摄取
C、集中于肝,最终到达Kupffer细胞溶酶体中
D、通过肝内皮细胞或淋巴进入骨髓中
E、被巨噬细胞吞噬,在血液中清除        
3、微粒表面性质决定了吸附调理素的成分和程度,进而决定了吞噬途径,带负电的微粒意味着( )C
A、血液中长循环
B、易被吞噬从血中清除
C、肝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滞留于肝
D、截留于肺
E、通过肝内皮细胞或淋巴进入骨髓中        
4、曲妥珠单抗的靶向原理属于( )D
A、免疫磁性微球
B、免疫纳米粒
C、免疫脂质体
D、免疫复合物
E、受体介导的主动靶向        
5、多孔聚苯乙烯微球:微球硝化后,用( )将微球磁化,并偶联单克隆抗体A
A、Fe2(SO4)3
B、FeO
C、Fe2O3
D、Fe3O4
E、FeSO4
靶向制剂的评价
       
1、靶向制剂粒径测定方法不包括( )E
A、动态光散射(DLS)
B、激光衍射法(LLD)
C、扫 描 电 镜(SEM)
D、透射电镜(TEM)
E、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UV-Vis)        
2、靶向制剂理化评价的指标不包括( )C
A、微粒形态
B、粒径
C、生物相容性
D、药物抗体偶联比率
E、Zeta电位        
3、靶向制剂最重要的属性是( )A
A、靶向性
B、生物相容性
C、稳定性
D、敏感性
E、以上都是        
4、靶向性评价指标不包括( )E
A、相对摄取率
B、靶向效率
C、综合靶向效率
D、峰浓度比Ce
E、包封率        
5、荧光报告基因属于( )B
A、核素成像
B、可见光成像
C、超声成像
D、计算机断层摄像
E、核磁共振成像

靶向制剂的应用示例
1、采用药物的聚-L-赖氨酸共扼复合物可增加抗肝药物对慢性( )的治疗指数C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戊型肝炎        
2、半乳糖基BSA具有较强的( )导向性B
A、巨噬细胞
B、肝细胞
C、T细胞
D、B淋巴细胞
E、生殖细胞        
3、抗癌药物顺铂与( )修饰生物素结合载体羧甲基葡聚糖形成复合物,给药15h时肝中铂的浓度仍较高A
A、三硝基苯
B、半乳糖基BSA
C、聚-L-赖氨酸
D、聚乙二醇
E、羟甲基纤维素        
4、PGE1共扼物可有效抑制血浆中( )的增加D
A、乳酸脱氢酶
B、肌酸激酶
C、谷草转氨酶
D、丙氨酸转氨酶
E、羟丁酸脱氢酶        
5、未来TODDS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E
A、靶向水平将由器官水平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
B、由微粒给药制剂向靶向前体药物发展
C、由构建研究向功能研究、机制研究和体内过程研究发展
D、由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向应用开发研究发展
E、以上都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靶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及应用评价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